2010年8月15日

依循環周期 順勢投資

依循環周期 順勢投資: "在正常情況下的投資市場裏,無論任何價格波動,均應該是依循着循環周期去運行,而不是永遠朝單一方向移動。

歷史上,投資市場內有不少人曾經對循環周期進行深入研究,而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必定是投資大師江恩(William Dilbert Gann),他的分析理論結合了時間性與周期循環理論。他認為市場趨勢是以十年作為一個循環周期,而該周期是能夠出現於一個市場歷史低點(或高點)的十年之後,或者是一個新的歷史高點(或低點)的十年之後。亦即是說,市場由一個高點(低點)轉至下一個高點(低點)的過程,往往需要約十年時間,而且升跌持續互相交替。而同一時間,期間任何一段升勢或跌勢,也不能持續三年以上,當中可能出現三至六個月的調整,亦可能沒有任何調整。

市場調整 十年一循環

江恩最初將循環周期理論應用於農產品期貨,其後延伸至股票,投資成功率高達80至90%,他在三十五年的投資生涯中,總共錄得3.5億美元純利。而當我們將循環周期理論應用在港股的分析上,我們不難發現香港股市在二十年來,恒生指數分別在一九八七年、一九九七年和二○○七年見頂,而每次見頂時間剛好是相差十年;而當九七年見頂後,跌勢也不超過三年,到了二○○○年又出現科網泡沫帶動股市上升,然後才再度下跌,然後再次下跌,直至○七年股市才再度見頂。由此可見,江恩的理論到了今時今日,還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實際上,循環周期理論背後的原理是:當經濟發展到達頂峰,商業經營景氣與市場對資源配置定向往往會出現落差,偏離原來均衡,於是市場便需要進行調整,直至新均衡點再次出現為止。而當中的調整過程,很大程度是視乎市場落差的程度而定,有可能是急速痛苦的,亦有可能是緩慢溫和。

經濟盛極而衰或衰極而盛,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現代某些政客或者投資者均祈望經濟情況或者企業盈利能夠長期處於上升軌道,於是運用一切手段去控制經濟的發展,但是這些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投資者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嘗試了解循環周期的變化,繼而作出針對性的資源配置,順勢而行。
"

住了3天醫院

住了3天醫院: "今次住養和醫院(第一次), 雖然是6人普通房, 但每張床都獨立間開, 私隱度好高, 筆者選擇窗口位, 整幅落地玻璃, 可以望到山景, 心情都好左. 而且每張床都獨立有一部LCD, 可以睇電視和上網, 非常方便.

今次做了一個小手術(現時傷口仲有點痛), 順便做埋body check. 主要器官都正常, 只是有脂肪肝, 三酸甘油脂有點超標, 口服糖耐量測試(俗稱飲糖水測試)結果屬marginal, 另外有條主要動脈收窄了20%至30%(原文是: mild stenosis of up to about 20% to 30% by diameter is found along the proximal LAD), 結論是需要減磅和做帶氧運動. 也見了營養師, 擬定了每日3餐的餐單, 目標是將體重下降5公斤.

出院埋單4萬9, 比原本預期平了一些, 今次還包括2位專科醫生的診斷, 養和都唔係想像中咁貴.

以後需要更多時間做運動, 因此會進一步減少時間上網和寫文章, 一切以身體健康為重.


台灣yahoo: http://tw.myblog.yahoo.com/mr-market/
新浪Sina: http://graham_choi2003.mysinablog.com/
香港yahoo: http://hk.myblog.yahoo.com/mr-market/
"